救生器材要设更要管
发布日期:2016年01月07日

冷眼旁观
“被偷的不仅是个救生圈,还可能是几条生命”!如果这样的警示语标注在金山湖公园的沿江栈道上,其配置的救生设备还会不会被偷走呢?日前,网友“天影环境”反映,“金山湖公园救生设备被偷了,现场只剩下告示了。”网帖发出后,引起不少粉丝们的关注,大家在谴责盗窃者无底线盗窃的同时,也纷纷支招如何防止盗窃。
拿走救生圈者无非是顺手牵羊、贪小便宜,救生圈本身价值并不昂贵,可造成的后果却很严重。因此可以说,拿走救生圈的行为并非盗窃这么简单,更危害了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,说不客气点,就是变相的“谋财害命”。
贪小之徒固然可恶,可一些市民贪小便宜的毛病非一朝一夕能改,这就对职能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考验,救生器材不能一设了之,要设也要管。平心而论,有关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,如贴上了“救生设备严禁挪用,违者罚款”之类的告示,可如果没有监管,只有纸条,这就犹如稻草人,起不到什么作用。
有关方面必须把工作做得更细致,如可以定制特殊的救生器材,救生圈样式和市面上的普通救生圈要有明显区别,并且印上醒目的、难以涂抹掉的警示字样。倘若还有人擅自拿走并使用,马上会面对“千夫所指”。或许这要多点费用,但能有效降低丢失的几率。此外,救生器材防盗不能只靠告示,还需要多安排人手,加强巡查,若是条件许可安装电子眼和报警器,并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。群众若将盗窃救生器材者当场抓获,给予重奖。而对于盗窃救生器材者,严惩不贷。
如此一来,盗窃救生器材面临极大风险,即便偷走了,也难以使用。而万一救生器材缺失或损坏,有关方面还要及时补上。这样多措并举,救生器材才能真正起到救命作用,从而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。